做視覺設計的同學,每天都要面對形形色色的需求,我始終覺得能 hold 得住多種設計風格的設計師才更受歡迎哦。我做過的視覺設計包括游戲類、新聞咨詢類、電商類、娛樂直播類等等,任職過幾家公司,幾乎每家公司的設計風格都不一樣,所以掌握多種設計風格讓你有更多選擇的可能。但是有些設計師可能在某些領域特別擅長,比如專攻游戲視覺的設計師,就沒有必要每一種設計風格都掌握,但是對流行的設計風格有所了解,還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幾年常見的像素風、蒸汽波風、波普風、賽博朋克風、孟菲斯風、故障藝術風等等,都是對過去設計風格的復興,作為設計師,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這些設計風格的前世今生,不了解就落后啦。所以我打算寫篇文章介紹一下近幾年比較火的設計風格,當作是一個總結吧,分別從風格介紹(前世)、風格運用(今生)、實操技巧三個方面去介紹。(文章所用的案例全部來源于網上,版權歸原公司和原作者所有。(侵刪)
1. 風格介紹
起源:孟菲斯風格最早形成于1981年,是由一群意大利籍家具設計師探索出來的一種裝飾藝術的設計風格。他們反對單調冷峻的現代主義,提倡裝飾,強調手工藝方法制作的產品,并積極從波普藝術、東方藝術、非洲拉美的傳統藝術中尋求靈感。
上個世紀70年代,非常流行極簡主義和現代主義,物極必反,不會有一種設計風格永遠流行,總有人看多了沒有裝飾性、沒有個性化的設計風格,厭倦了單調冷峻的現代主義,所以才有了孟菲斯風格的誕生。孟菲斯的興起可以說是「裝飾主義」的復蘇。
風格特點:孟菲斯風格在色彩上,常常打破配色規律,喜歡用一些靚麗、純度高、大膽、對比強烈的配色,借鑒了波普藝術的配色。在排版上,元素之間沒有過多的聯系,元素的排列常常無規律可循,正是因為無規律可循,跳躍的色彩和元素運用得好,反而更能吸引人的眼球,但是要做到「形散神不散」,構圖上一定要保持平衡,我認為這是做好孟菲斯風格的必要。孟菲斯風格還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運用大量的幾何元素,點、線、面綜合運用。規則的幾何圖形有圓形、三角形、矩形、圓環、波浪線、網格、斜杠等等,不規則的幾何圖形也是由點、線、面拼貼而成。把這些規則的幾何圖形和不規則的幾何圖形排列好,再加上大膽跳躍的配色,就可以做出孟菲斯風格了。我認為孟菲斯風格的兩個精髓就在于靚麗的色彩和豐富的幾何圖形的填充。
2. 風格運用
孟菲斯風格最初是運用于室內設計比較多。后來由于孟菲斯風格在設計上比較大膽,比較吸引人眼球,適合做招貼、海報,慢慢地也運用在了平面設計當中。
我們看下孟菲斯風格在室內設計上的運用,我個人是不太喜歡這種室內設計風格的,我比較喜歡簡約的室內設計風格,想象一下一回到家就看到花哨的墻壁,身心都難以放松啊。
再看下孟菲斯風格在視覺設計上的運用,本文說的視覺設計都是偏向平面設計。
可以看到以上作品都有兩個特點:高純度、跳躍、對比強烈的配色,以及豐富的幾何元素的填充。
在孟菲斯風格上運用得比較好的有知乎、陌陌、有道等等。我們來看一下案例。個人覺得知乎把孟菲斯風格運用得挺好。高純度、強對比度的配色加上黑色的粗描邊,豐富的幾何元素切割畫面,填充畫面,再配上簡潔、醒目的文案,吸引人眼球的同時也清晰地表達了信息。
再看看陌陌和有道的。
3. 實操技巧
軟件操作上沒什么難度,基本上用形狀工具和鋼筆工具就可以搞定了。
難度在于對高飽和度配色的熟練掌握,和對豐富的幾何圖形的積累,能設計出形式豐富的幾何圖形,并把這些幾何圖形有美感地切割和填充畫面。幾何圖形平時要注意積累,多看優秀的作品,多積累時尚、有設計感的幾何圖形。再放兩張自己平時收集的大神的作品。
1. 風格介紹
起源:1965年,一位韓國裔的美國人白準南,他在電視機上放了一塊大磁鐵,干擾了屏幕的圖像和聲音,然后屏幕上的圖像就顯示不正常了,圖像的顏色和形狀都扭曲了,這種不正常的圖像在藝術家的眼中可是一種新的藝術風格啊。查了一下資料,這是故障藝術追溯到的最早的時期了。
后來也出現了一些故障藝術效果的作品,這里就不舉例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網上查下資料。這里提一下比較有名的厄瓜多爾「故障酒吧」。厄瓜多爾 LaPradera 市有一家「故障酒吧(GlitchBar)」。它的前身是一座老舊失修、「滿是故障」的老住宅,而2015年搖身一變,這個酒吧不僅煥然一新,更顯得活潑俏皮、靈動有趣。而這些,也都來自故障藝術。而在酒吧中,豐富的故障藝術元素被用于室內設計和裝潢。設計師手繪完整的流行城市涂鴉,再把涂鴉的圖案進行錯位,還有很多條紋狀的裝飾,這都是故障藝術的特點。
風格特點:故障藝術就是利用事物形成的故障,進行藝術加工。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曾經看見過「故障藝術」,比如說當電視機、電腦等設備的軟件、硬件出現問題后,可能會出現視頻、音頻播放異常,導致畫面失真、破碎、圖片有缺陷、顏色也失真。但是藝術家們卻從這些故障中發現了美,認為這種美意味著意外和變化,對這種故障進行藝術加工,所以就有了「故障藝術」。所以說,故障藝術的特點就在于圖像失真、破碎、錯位、變形,還有顏色的失真、錯位,和一些條紋圖形的輔助。
2. 風格運用
2017年開始,故障藝術設計風格逐漸流行并且火了一把。比較出名的是《攻殼機動隊》的海報和抖音。抖音真是帶火了重慶帶火了成都帶火了一堆城市,還順便帶火了故障藝術。
△ 《攻殼機動隊》的海報用了很多條紋的裝飾,圖案的缺失、錯位、破碎,還有絢麗的色彩。
記得我剛開始看到抖音的時候,確實被抖音的設計風格驚艷了。「抖音風」給我的感覺是年輕、時尚、潮、酷、多變、未知,很符合產品的定位。上面這張海報也是運用大量的條紋裝飾、圖像錯位、紅綠色的撞色和顏色的錯位很吸引人眼球。
△ 《心理罪》的海報也用了故障藝術風
△ 故障藝術也見于電商
△ 游戲海報
△ 綜藝海報
△ app開屏
△ 比較文藝的蝦米app有些專題也用了故障風哦。只是這個故障風的強度比較弱,強度去到哪里靠自己把控了。
3. 實操技巧
前面說過,故障藝術設計風格的特點在于圖像失真、破碎、錯位、變形,還有顏色的失真、錯位,和一些條紋圖形的輔助,那么怎么通過 ps 實現這些效果呢,其實網上有很多具體的實操教程,我這里簡單說幾個技巧。
抖音 logo 那種圖層錯位、影子錯位的效果是通過復制圖層,還有圖層樣式里面的通道來處理,勾選完通道之后再分別左右移動圖層就可以出現這個效果了。勾選不同的通道,會出現不同的顏色效果。
圖層的錯位是用選區工具,選取需要錯位的部分,再用移動工具左右移動實現圖層的錯位和破碎效果。
圖層變形是通過濾鏡-風格化-風和動感模糊來實現。我這里變形的幅度比較小。
用矩形工具畫不同大小不同顏色不同透明度的矩形增加圖案的破碎感。
橫線條紋裝飾、背景網格裝飾,對比強烈的配色都可以增加故障風藝術設計風格的魅力哦。
1. 風格介紹
賽博朋克又稱賽伯朋克、數字朋克、電腦判客、網絡判客,是科幻小說的一個分支,以計算機或信息技術為主題,小說中通常有社會秩序受破壞的情節。現在賽博朋克的情節通常圍繞黑客、人工智能及大型企業之間的矛盾而展開,背景設在不遠的將來的一個反烏托邦地球,而不是早期賽博朋克的外太空。它實際上標志著針對以往科幻小說不注重信息技術的具體設定的缺點的改善和進步。(百度百科 )看過這段介紹,我們可以總結出幾個關鍵詞:科幻、科技、未來、反烏托邦。(反烏托邦:指充滿丑惡與不幸之地)
我們看到賽博朋克風的作品,視覺上用藍、紫、青等冷色調為主來表現未來的科技感,有時候還用了霓虹燈效果。黑暗中藍紫色漸變的籠罩下,閃耀著霓虹燈,給人一種未來的美。很多賽博朋克風作品里都可以看到故障風的身影,因為賽博朋克風和故障風都是科技風的藝術表現形式。所以在賽博朋克風的作品里,我們也常常看到圖像的失真、錯位、破碎等故障風的特點。那么反烏托邦體現在哪里呢?我認為一些非正常的景象正是對反烏托邦的表達,比如建筑的180度翻轉、藍紫色的建筑上掛著復古風的廣告牌、霓虹漸變的夜空等等,這些異常的景象就是我們現實生活中從來沒有見過的。
總結,賽朋博客風在視覺設計中的特點就是藍、紫、青等冷色調為主色調,霓虹燈光感效果為輔助,故障藝術風為輔助(圖像的失真、錯位、破碎等) ,有時還可以加一些異常的現象比如180度翻轉的建筑,還有復古風和未來風并存。
2. 風格運用
賽博朋克風常運用于插圖、電腦繪畫和攝影后期,近年來國內幾個有名的綜藝主視覺也用到了賽朋博客風。下面分享一下案例。
△ 作者:Daniel Liang,源自behance
特點:街道、黑夜、藍紫冷色調、霓虹燈光感、復古風掛牌。
△ 作者:Daniel Liang,源自behance
特點:街道、青色冷色調、黑夜、霓虹燈光感、空中飛車(不知道這么稱呼對不對 )、金屬質感。
△ 作者:Sergii Golotovskiy,源自behance)
特點:街頭、黑夜、紫色調、霧氣光感、科技感建筑、金屬質感。
△ 作者:Sergii Golotovskiy,源自behance
特點:街頭、黑夜、霓虹燈光感、紅色調、金屬質感、未來人。
分享一波《頭號玩家》的票房海報,作者的站酷ID是「手指斷了a」。看到海報真的覺得內心很震撼,膜拜一下大神。
綜藝「這就是街舞」的 logo 和節目宣傳片也很讓人驚艷。
△ 作者站酷ID:云麟
特點:藍紫色冷色調、霧氣光感、顏色混合漸變,很有賽博朋克的風格。
△ 作者站酷ID:KREO_Studio
△ 作者站酷ID:KREO_Studio
△ 作者站酷ID:KREO_Studio
△ 作者站酷ID:KREO_Studio
「這就是街舞」的節目宣傳片整體風格比較賽博朋克,人物在黑夜的街頭上奔跑、跳街舞。視覺上的特點有:色彩豐富的霓虹燈光感、霧氣光感效果明顯、復古風與科技風碰撞、黑夜與霓虹燈的高對比度。整體風格表達了當代年輕人的張揚、率性、努力。
3. 實操技巧
前面說過,賽博朋克的特點是藍、紫、青等冷色調為主色調,霓虹燈光感效果為輔助,一般場景設定是黑夜,黑夜與冷調的光感形成強烈的對比。那么怎么運用 LR 后期出一張賽博朋克風的照片呢,說實話自己也不是很專業,這里分享幾個我掌握的技巧。后期的三大方向是:降低整體畫面的亮度、提高整體畫面的對比度、主色調偏藍、紫、青冷色調。這里用一張自己去重慶游玩親手拍的照片做演示。
這是原圖,拍出來的照片人太多了顯得凌亂,但是去重慶旅游的時候,夜景只拍了洪崖洞,只能將就著用。
首先,增加對比度、降低飽和度。
把高光的色調調成偏紫色,把陰影的色調調成偏藍色。
最后,再把紅原色調成偏紫色,綠原色更綠一些,顯得更冷一些,藍原色偏綠一些,其實調參數的過程中,很多時候是看感覺的,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過程,每改變一點參數,出現的效果都不同,要有耐心,朝著自己想要的那個感覺去調。總之就是把整體的色調往藍、紫去靠。
調完之后,再微調一下,最終出來的效果圖是這樣的。
我還是覺得原圖好看多了,這里只是說一下我大概的思路而已。
1. 風格介紹
波普風格是一種流行風格,它以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誕生于英國,又稱「新寫實主義」和「新達達主義」,它反對一切虛無主義思想,通過塑造那些夸張的、視覺感強的、比現實生活更典型的形象來表達一種實實在在的寫實主義。波普藝術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就是圖形。(百度百科 )
和孟菲斯風格的起源類似,都是因為青年藝術家們對于風格單調、冷漠、抽象的現代主義感到厭倦、反感,渴望從希望有新的設計風格表現自我,于是在英國青年設計家中出現了波普設計運動。所以波普藝術和孟菲斯有很多的相似性,比如注重形式主義、色彩飽和度高而且顏色豐富、主要的表現形式是圖形。感覺這兩種藝術風格都有一種解放的意味,傳達出設計師渴望解放自我的思想、表達了當代人內心的張揚。波普藝術是現代主義向后現代主義轉變的標志,也是二十世紀以來最有影響的藝術運動之一,對流行時尚有著非常特別和長久的影響力。
波普風格主要體現在大眾喜聞樂見的人物、事物、事件中。簡單來說,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2. 風格運用
覺不覺得好抽象,我們還是來看看案例吧。
△ 作者:Butcher Billy,源自behance
△ 作者:Butcher Billy,源自behance
△ 作者:Butcher Billy,源自behance
把攝影的人物處理成波普風格的海報。
△ 作者:Mike Karolos,源自behance
△ 作者:Mike Karolos,源自behance
△ 作者:Mike Karolos,源自behance
△ 作者:Mike Karolos,源自behance
△ 作者:Mike Karolos,源自behance
△ 作者:Mike Karolos,源自behance
把現實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比如雪糕、鞋子、漢堡包、盆栽等等處理成波普風格的插畫,這幾張作品是現代風和波普風的結合了,圖形輪廓上比較簡潔但是用色大膽、形式豐富、圖案紋理多樣化。
再來看看國內幾檔綜藝的海報。
這幾張海報個人認為調色挺漂亮的,吸引人的眼球又顯得特別時尚。獨特的配色加上波點紋理的使用,也是借鑒了波普藝術。
這幾張海報波普藝術的風格就相當明顯了,人物波普風處理、波點紋理、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波普風的圖形等等。
3. 實操技巧
前面說過,波普風格主要體現在大眾喜聞樂見的人物、事物、事件中,海報常見把人物藝術化處理成波普風格,非常有藝術感染力。前面舉的「一年級」綜藝海報的例子,就是把人物特寫圖通過調色和加波點紋理處理成波普風格,個人比較喜歡這種處理方式,現代時尚又不失藝術感染力,波普風格的強度不是很大。那么如何把一張人物攝影圖處理成波普風格呢,方法有很多,可以通過 ps 濾鏡處理,可以通過用電腦重新繪圖等等,下面我分享一個簡單的思路。細節不是很多,重點在于分享大概的思路。
首先我們上網找一張自己喜歡的人物攝影圖。
用鋼筆工具勾勒出人物的輪廓,包括發型、臉部、五官等等,這不是很難,有耐心,慢慢勾勒就好。
在線稿圖層下面新建填色圖層,為人物填上顏色。顏色要選擇飽和度高,對比強烈的配色。
最后一步,加點波點紋理,波點可是波普風的特色。
其實三個主要步驟就是,勾勒出人物的輪廓、填色、加波點紋理。操作上沒有太大的難度,主要是要有耐心,慢慢豐富細節。這里只是分享一個思路,所以案例做得比較粗糙,見諒啦。
好了,這次就到這里了,如果大家有什么比較喜歡的設計風格或者想看什么內容的設計文章,歡迎和我一起交流。